叙利亚局势下一步会向何处发展?
2012/2/23
叙利亚本月26日将举行新宪法全民公决,在叙总统巴沙尔宣布此消息后,反对派组织即表示不参加此次全民公决。同时,国际社会进一步加大对叙政府的政治压力,联合国大会16日投票通过一项有关叙利亚问题决议,支持阿盟提出的有关结束叙国内暴力冲突的倡议。那么,叙利亚局势接下来将向何处发展,我们请专家为我们作一番分析。——编者
1.美欧煽动 加剧局势恶化问:请简要介绍一下叙利亚局势的最新进展,一系列暴力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
答:在本月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先后对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后,有关各方在解决叙利亚危机上的分歧进一步拉大。中俄等国希望把问题退回到叙利亚内部对话和阿盟居中调解的框架内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则决意要通过所谓“联合国框架之外的途径”,按自己的方式去解决。眼下,各方正围绕着这两个方向展开了激烈的博弈。
日前,叙利亚政府对中俄的外交努力做出了积极回应,宣布将在本月26日就一份在该国确立多党制的宪法草案举行公投,并在宪法通过后的90天内举行议会选举。但美欧等西方大国及叙利亚反对派在第一时间予以拒绝,认为叙政府的这一行动为时已晚,他们唯一接受的是巴沙尔下台。与此同时,叙利亚政府军继续在霍姆斯市清剿反政府武装,并导致两名西方记者死亡。本周五,法国牵头成立、由叙利亚反对派支持者组成的“叙利亚之友”组织在突尼斯召开意在协调国际社会针对叙利亚的下一步举措的国际会议。霍姆斯局势持续恶化,给本次会议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
叙利亚危机是去年初以来西亚北非地区爆发的群体性动荡的延伸。这场以民众要求政府进行政治和社会变革为基本诉求和特征的抗议运动原本只是该地区国家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的一部分,具有明显的内生性。但是,随着外部势力不断的介入和干预,它被越来越多地添加了地缘政治利益争夺、教派对抗和大国博弈等色彩,情况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复杂。
叙利亚危机发展到今日地步,固然与叙政府未能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计划来满足反对派的政治诉求,化解民众与政府的矛盾密切相关。但是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过程中带有明显倾向性和煽动性的舆论引导以及对反对派的直接支持,无疑加剧了叙利亚局势的恶化。去年,当俄罗斯等国在为促进叙利亚各派与当局对话而积极展开外交努力的时候,美国等西方国家驻叙利亚外交官却频繁地与反对派单方面接触,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也在几个月内两次会见叙利亚反对派代表,向他们表达美国的支持。叙利亚爆发暴力冲突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加大了对叙政府施压的力度,却对一些国家怂恿和支持叙反政府武装在叙境内制造暴力事端视而不见。这种明显“拉偏架”的做法,明显对叙利亚暴力冲突的升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立场迥异 就看如何博弈
问:西方大国及中国、俄罗斯对解决叙利亚问题的态度有何本质不同?如何看待阿盟在涉叙问题上的主张和立场?
答:如上所述,联合国大会表决之后,西方大国便将推动叙利亚政权更替作为明确目标,并正在加紧相关行动。西方几乎一边倒地认为正是叙利亚政府残酷镇压和平示威民众造成今日叙利亚危机,因此只有推翻现政府才是解决之道。西方媒体大都也是如此去引导和影响公众对事态的看法。但是,熟悉中东情况的人都知道,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中东推动政权更替的思想基础更多是源自于其价值观理念。
“9•11”后,前美国总统小布什在中东地区推行所谓“大中东计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对中东国家进行民主改造,而伊拉克就是美国培植西方民主制度的试验田。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美国就明确表示过,伊朗和叙利亚将成为下一个目标。只是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后诸事不利,其“大中东计划”又遭到中东国家的普遍抵制,才未将这一政策延续下去。去年初中东地区相继爆发反政府抗议,让美国和西方看到新的希望,它们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一使其得以重新实施所谓民主战略的机会。从这一层面看美国及西方大国在整个地区动荡中的种种表现和对解决叙利亚问题的态度,或许更容易看清事情的本质。
再来看中国和俄罗斯对叙利亚问题的态度。中俄认为,国际社会当前最迫切要解决的是如何阻止叙利亚国内暴力冲突进一步升级。而就制止叙利亚暴力冲突这个议题本身看,中俄与美欧等国其实并无分歧。不同的是,前者认为,要有效阻止局势继续恶化,最好的做法就是有关各方都停止一切暴力行动。而后者只准备对叙利亚政府单方面进行谴责和施压,认为只有推翻现政府才能解决问题。中俄不赞同西方的意见,认为这样做不仅不利于缓解危机,反而有可能加剧冲突。
就事论事看,这本来只是双方在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制止暴力冲突上出现的意见分歧,却被西方舆论赋予了更多大国博弈的含意。一些媒体甚至由此对中国的中东政策乃至中国对外战略的意图产生出许多猜疑和联想。这样的引导显然偏离了国际社会关注的主题,但也反映出西方对当前国际形势和格局变化的担忧。
近年来中国持续迅速的发展让处在困境中的西方感到十分焦虑,西方越来越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对美国和西方在世界事务中的主导地位构成挑战,总是用质疑的眼光关注着中国的一举一动,因此它们对中国投反对票的反应如此强烈也就不足为怪。但是,如果西方真的要将与中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态度分歧上升到大国博弈的层面,那绝不是什么好事,这意味着西方已经将推翻叙利亚政权作为博弈的赌注。为了不输掉这一局,西方什么手段都可能使出来。
阿盟很久以来就不是一个内部团结的组织。作为阿拉伯世界唯一的地区组织,这些年来其对地区国家的影响日渐式微,去年初,阿盟对其成员国出现的国内乱局反应迟缓,毫无对策。对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问题上,阿盟内部也是意见不一,在许多国家缺席投票的情况下,匆忙做出决定,导致西方直接的军事介入。而阿盟事后对西方显然过度了的军事行动也是态度摇摆,无能为力,反映出其深受西方压力和内部意见分歧影响而日渐衰弱的现状。在叙利亚问题上阿盟一度被寄予厚望,但由于内部意见不一,最终也只有把问题推到联合国。如今,一部分海合会国家依然追随美国政策,坚持将推翻巴沙尔政权为终极目标,但也有一些国家反对西方对叙利亚进一步干预。而叙利亚反对派内部对于是否使用暴力和接受外部势力的介入也存在不同声音。
鉴于阿盟以及叙利亚各反对派的最终立场将对叙局势的后续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中俄及美欧国家目前都在积极做争取两边的工作。
3.多重因素 决定未来走向
问:.叙利亚局势接下来会向何处发展?答:叙利亚局势的下一步发展取决于多个因素。
首先是叙利亚内部的几种力量对比变化,其中包括支持政府力量与反对派的力量的变化、反对派内部支持和反对西方军事干预的力量变化,愿意或有可能愿意与政府对话的反对派与坚决要推翻政府的反对派力量的变化等等。从目前情况看,巴沙尔依然保持着对军队的掌控,并且得到相当一部分民众的支持,因此不会轻易放弃权力。同时,巴沙尔政府近期推出的政治改革计划也必然会吸引更多的普通民众和一部分反对派参与。而反对派内部由于意见不一,短期内尚难形成合力。如不借助外力,难以对政府构成威胁。
其次是阿盟态度的变化。阿盟虽然内部问题多多,但在解决叙问题上仍被国际社会看作一支主要力量。中俄与阿盟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也在加紧做工作,希望阿盟回归原定立场,重新公正地调解叙利亚危机。当前阿盟内部对叙利亚态度并不一致,有的国家公开反对阿盟将问题推到联合国的决定,也有的持保留态度,已经成为主导力量的海合会国家虽然有亲西方倾向。但是这些国家本身也存在动乱的隐患。最近在巴林发生了什叶派示威者与警察的大规模冲突,沙特一些地区的什叶派民众也蠢蠢欲动。这些事态的发展最终也可能会影响这些国家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
第三是国际力量的变化。虽然西方会采取更多手段来对西利亚施压,但西方直接军事干预叙利亚的政治意愿并不强,未来西方会在鼓动阿盟以及支持叙利亚反对派方面加大力度。中俄也将继续为政治解决叙危机而展开积极的外交努力,同时也会积极争取阿盟的理解,继续寻求在阿盟框架内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办法。
最后,地区内其他热点问题如伊朗核问题的发展变化也会对叙利亚局势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从目前情况看,叙利亚局势下一步存在着两种可能,第一,反对派在西方的支持鼓动下坚持武装推翻现政府,叙爆发内战的可能性很大。第二,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的途径得到主要反对派的认可,各方回到阿盟的框架下解决谈判危机。各种力量的博弈将对最终的局势产生决定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