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悦接受南海之声采访,谈菲律宾“海洋区域法案”和“群岛海道法案”的违法性
张琪悦
当地时间 11月8日,菲律宾出台所谓的“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两项法案。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表严正声明指出,中方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不因该法出台受到任何影响。菲方出台这两项法案背后的意图是什么?随着美国总统大选落幕,菲律宾的南海政策会有哪些变化?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所长助理张琪悦接受南海之声采访。
南海之声漫评:合“法”还是“恶法”?
南海之声:菲律宾出台所谓“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张琪悦:“海洋区域法”将中国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大部分岛礁及相关海域非法纳入菲方海洋区域,这表面上是菲律宾以国内立法的形式进行确权,但实际上是在维护其非法的海洋权利主张,这明显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一般国际法。菲企图以此固化南海仲裁案的非法裁决,向中国泼“不遵守仲裁裁决”的脏水,借此抹黑中国形象,在国际舆论场上混淆视听,实现对我不利的叙事体系。
“群岛海道法”在菲群岛水域北、西、南三个方向共划设三条群岛海道,该法案多处与国际法规定和国际海事组织决议不符,对过航的外国船舶和飞机施加了超越国际法的义务,并且规定了严苛的处罚义务,影响和损害了外国船舶与飞机的航行与飞越自由。
今年稍早时候,美日澳菲在南海举行了首次联合海上演习。(视觉中国)
南海之声:菲律宾出台这两部所谓的“法案”对南海周边国家的合法权利会造成哪些影响?
张琪悦:菲律宾作为主权国家,在行使权力时,不应侵犯其他国家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不能损害他国和平利用海洋的权利。当前,中国和东盟更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沟通与合作来管控危机和分歧,不允许域外势力的插手和干预。这一点应是东盟国家的集体共识。所以菲律宾关于南海问题的负面言论和各种行径实际上是无益于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反而导致南海争端复杂加剧,是不得人心的。
2024年3月19日,菲律宾马尼拉,民众在街头抗议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访问。(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