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English

时评

孙海泳在领导文萃撰文,谈中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原因何在

孙海泳    来源:领导文萃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科技产业竞争环境,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也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jpg

中国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并非试图限制对外经济与科技合作,也非试图显著削弱或替代外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地位与作用,更非试图构建封闭性、对抗性的技术与产业体系。相反,中国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是为了提升本国的创新能力与科技产业的发展韧性,推动国内企业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从而让更多的国家从中国的科技创新中获益。

在此基础上,中国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将推动构建更为公平、普惠的科技产业体系,从而推动形成全球科技产业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及全球消费者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而言,中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2.jpg


首先,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可通过高水平的自主创新创造新的发展动能,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自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可以看到,中国经过几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粗放型增长模式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已显著降低。在此形势下,通过坚持高质量发展,中国将开放合作基础上的自主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以此突破产业升级瓶颈与转换经济增长动能,并实现碳达峰等发展目标。

由此,中国需要增加对前沿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拓展新的产业发展增长点与升级传统产业,促进传统的“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


其次,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面对部分西方国家的科技霸凌的必然选择。

为降低部分国家在前沿技术领域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的负面影响,中国集中力量实施科技攻关,不断突破关键产业领域的技术瓶颈,有利于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与民生福祉。与此同时,通过推进自主创新,有助于在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构建更为公平、普惠的科技产品价格体系,抑制具有西方资本背景的跨国科技巨头的垄断定价行径。

例如,在中国无法大规模量产存储芯片之前,国际存储芯片巨头——三星、海力士等外企动辄以厂房发生“火灾”为由,制造供给紧张,为其肆意涨价提供借口。但在国产存储芯片制造商——合肥长鑫、长江存储等崛起之后,不仅存储芯片价格显著降低,外资厂商的消防管理似乎也得到改善,不再经常发生“火灾”。

因此,基于自主创新的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崛起,对全球消费者,特别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

3.jpg


      再次,中国希望通过实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贡献。

中国巨大的工业化人口规模与市场空间以及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已使中国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与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之一。通过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中国在全球供应链节点中的韧性,有助于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助力全球经济复苏,并由此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为“双循环”发展战略创造有利条件。

最后,中国致力于基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经济合作理念。

一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升级与融入国际合作网络的过程中,中国的科技产业发展历程可以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另一方面,通过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扩大与深化中国与沿线国家,特别是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升级、技术转移、供应链协作等领域的合作,将使各国共享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所产生的发展红利。

Baidu
map